關於得金曲獎與我的人生的老師們。請看一下。
謝謝這麼快的翻譯,詹雅炘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很榮幸得到有台灣葛萊美獎之稱的金曲獎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。
一路到現在受到許多老師的照顧,懷著感謝之意,我想將這些老師列出來,也對得獎的「Okinawa」這首作品說說我的想法。
●爵士樂的老師 布川俊樹先生
●木吉他的老師 津村秀明先生(已故)
●學習如何做一個音樂家的老師 平安隆先生
●學習如何做一個藝術家的老師 林生祥先生
來說說「Okinawa」這首曲子。
我從2002年起,有四年左右的時間都在當沖繩歌者平安隆先生的吉他伴奏,每月20次以上,在東京周邊的沖繩居酒屋現場表演。
那段期間每天都演奏沖繩民謠或古典、沖繩傳統舞蹈的曲子,不是「島歌」、「島人的寶物」、「淚光閃閃」這些近期的沖繩曲風的歌,而是在世界遠比現在狹小的時期,那種濃厚的土著音樂,透過1952年生的平安先生他的演奏,學習到不只沖繩音階,還有很多很多沖繩文化方面的事。
「Okinawa」的B部,是以沖繩傳統盆舞曲子為靈感原型而創作出來的,所以這首曲子,若不是我有與平安先生這般稀有的歌唱音樂家,每天每天累積一同演奏的經驗,是孕育不出來的。
並且這首曲子的結構中有很多爵士,A 旋律 2次、換B 旋律、回到A旋律,之後是solo獨奏,最後才又回到主題完結。
我從1996年開始四、五年間,受教於爵士吉他手的布川俊樹先生,正因為有向布川先生學習,才能做出「Okinawa」這首曲子。布川先生國寶級的swing感、音符速度、樂曲素養、自然湧出的爵士語法,以及超暢快的韻律,每兩週一次的課堂中,可以近身體驗(←非常重要),正因有這樣的經驗,而後經過好幾年,我能不斷去思考,彈吉他的自己能夠做的是什麼、在爵士上能夠做的是什麼、在所謂爵士這樣的音樂裡,我能夠萃取出來的是什麼,持續思考的結果之一,就是「Okinawa」這首曲子。
收錄「Okinawa」的這張專輯「KEN」,全篇都是木吉他的吉他獨奏,說到木吉他,我在已故的津村秀明先生身上真的學到非常多。如果不是曾向津村先生學習,應該早就被平安先生炒魷魚了(笑)。不,應該說,根本就不會被Kanji Guitar的Kanji先生介紹給平安先生了吧。所以我要感謝在天國的津村先生。
我從2006年開始了日本台灣來來往往的音樂生活,但以前的演奏機會沒有像現在這麼多,也就是說,其實很閒。所以當時可以深深地面對樂器,用十年創作出吉他獨奏的專輯。如果年輕時就很紅,可能會得意忘形,也忙得無法去挖掘自己的音樂了吧。
與林生祥一起行動10年以上,也成了這首曲子創作的土壤。
被稱作藝術家的人,其實生活簡單而謹慎、重視著自己的步調,讓人覺得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夠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、聽見社會的聲音。
所以自己也採取適當程度的孤獨、適當程度的增加夥伴,這樣慢慢變老的方式。像Tomo Fujita先生說的,從今以後對自己不抱過度期待、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在這個身體裡的音樂蠟燭火焰不滅地增加年歲,我是這樣想的。